时下,一些人喜欢使用“张扬个性”或“个性张扬”的提法。这个提法不科学。因为,它有一个错误的前提,即“个性”是个绝对好的东西,一般地尊重已经不够,还必须进行“张扬”。
什么是个性?个性不是人的主体性,也不是人的独立性,它只是某些人所独具的特性。个性与共性不能割裂,它不但与共性相互依存,而且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:共性存在于个性之中,个性之中有共性。个性是相对于共性而言的,可变的。在一定情况下的个性,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就能成为共性。无论是个性还是共性,它们本身在价值上都是中性的:可能是好的,于主体有益,受人欢迎;也可能是坏的,于主体有害,被人鄙视甚至痛恨;还可能与主体无直接关系,无所谓好坏与利害。例如,积极肯干可以是某个人的个性,而消极懒惰也可以成为另一个人的个性;豁达大度可以是某个人的个性,而刻薄自私又可以是另一个人的个性。因此,我们不能笼统地赞成或反对个性,盲目地提倡或排拒个性,而应该首先看清楚我们所面对的是什么样的个性,对其进行必要的分析,然后再根据其内容、性质和作用,决定我们的态度。好的个性固然应该尊重和发扬,不好的个性则应该克制和避免。马克思主义认为,“在资产阶级社会里,资本具有独立性,而活动着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。”无产阶级革命要消灭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,而资产阶级却把这种说成是“消灭个性和自由”。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:“说对了。的确,正是要消灭资产者的个性、独立性和自由。”一提个性就击节赞赏,就顶礼膜拜。甚至采取“张扬”这种特别极端的态度。说得难听一些,这只能算是糊涂和幼稚。有人说,我们不是提倡“个性教育”吗,可见个性总是好的。其实,所谓“个性教育”,主要是指教育中的因材施教。这和笼统地“张扬”什么个性,并不是一回事。
为什么个性如此受宠,以至于还要“张扬”?说到底,是发展市场经济以来,有些人认为时代已经“转轨”,原有的“计划经济”体制下的思想意识必须来一个“转换”。有些人还要刨自家的“祖坟”,说是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扼杀个性,只强调共性,现在应该反其道而行之。这也许有一点道理,却又不全正确。我国“五四”时期,有一阵子鼓吹“个性解放”,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,既不同于欧洲启蒙时代,又不同于我国的“五四”时期,不能照抄照搬过去的口号。社会主义制度,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,既需要尊重和发扬每个人好的个性,也需要改造某些坏的个性;既需要改变和突破那些不好的或者过时的共性,同时也要肯定和发扬许多合乎时代要求的共性。尤其是应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。